您当前位置:主页 > 人生回忆 >

人生回忆

横跨半世纪的编织人生

时间:2017-08-05 07:52 作者:黄思华 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量:   

       原标题:横跨半世纪的编织人生

熊棣和正在制作灯笼。何森垚 摄

   灯笼,在民间象征着吉祥如意、添丁发财,更是农村老百姓过年、办喜丧之事时必不可少的用品。早在唐代,就有了一年一度灯会的记载,人们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纸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旧时,家家户户的门口都会挂上白纸制成的灯笼,上面写着自家的姓氏和堂号。2013年,200多名演员手提写着百家姓氏和堂号的客家传统竹编纸灯笼,登上了央视“秋晚”。

   而今,会做纸灯笼的手工艺人越来越少。住在梅城城西路深巷内的熊棣和,便是制作传统油纸灯笼的坚守者。早在2012年,他的作品就在广东省首届花灯文化节暨第三届洪梅花灯节的活动中获得了金奖。

   60年的坚守,从纸灯笼的兴盛到衰落,熊棣和编织灯笼的一双巧手,从未停歇过。

   南方日报记者 黄思华

   十岁学成家传手艺

   从城西路的街口处望去,有一座不起眼的三层小楼立在深巷中,巷道也非常狭窄,只能勉强并行两人。就在这座普通楼房的三层阳台上,挂着十几个油纸灯笼,有的还只是空白的灯笼,而有的已写上了堂号。

   “这些都是兴宁文化馆托我制作的灯笼。”熊棣和一边热情地招待我们进屋,一边和我们讲述着他那些年与灯笼之间的故事。

   熊棣和的纸灯笼制作手艺世代相传,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五代了。“当年梅城做纸灯笼最出名的有三家,中华街的张家、江南的叶家,还有就是我们熊家。”熊棣和说起当年的情景时,很是骄傲。

   一开始,熊棣和的祖先为了谋生,便向当时的老师傅学习制作纸灯笼。“可能当时他自己也没想到,自己谋生的技能会成为祖祖辈辈的家传之艺,”熊棣和笑着说,“到了我太公熊德安这一代,就在江北的南门开了一家店,这时候才有意识地要把制作灯笼的技艺传给后代。”

   那时,家家户户都会挂灯笼。“搬新家的时候要挂着写堂号的灯笼,添儿孙的时候要挂添丁的灯笼,娶媳妇的时候要挂迎亲的灯笼……”到年末忙不过来的时候,小小年纪的熊棣和还要跟着姑姑挨家挨户去送货。“一到过年,我姑姑就要去给泮坑公王庙送新的灯笼。”而就是在这世代以灯笼为生的家庭里面,熊棣和的一生也与纸灯笼结下了不解之缘。

   熊棣和刚上小学的时候,便要跟着爷爷熊昆粦学习制作灯笼。“那时候,如果我们这些小孩子不会做灯笼,是会被爷爷严厉地教训一顿的。”而正是因为爷爷的严格要求,10岁出头的的熊棣和便已经能把纸灯笼制作得有模有样了。

   除了要学会如何制作灯笼之外,还要写得一手好字,才能在圆圆的灯笼上写出客户要求的堂号。“那时,我爷爷的字是整条街写得最漂亮的,无论是隶书还是宋体,都不在话下。因而在民国时期,政府衙门总是委托他做灯笼。那时的我为此非常崇拜爷爷。”熊棣和回忆道。

   而今,已过古稀之年的熊棣和,拿起竹子编织灯笼之时,仍然眼神敏锐且手指灵活。在十指飞快地编织之时,眼睛还紧盯着整体的形状,稍有变形他便能马上发觉并改正。“纸灯笼的工艺是我们客家文化中的一抹亮色,里面藏着好多客家故事,因而这手艺不能丢失。”熊棣和脸上流露出严肃而认真的神情。

   60年坚持“第一次的认真”

   旧时的中华街,是有名的灯笼街。每逢过节过年之时,一条街都是卖灯笼的摊位和店铺。一开始,还只有白色的油纸灯笼,但是样式丰富,大小不一,有平灯、冬瓜灯、叠灯、方片灯笼(照路)、枕灯等等。

   清朝时,灯笼除了照明外,还有一种表明身份的功能。寻常百姓家的灯笼上不能写字,只有京官、巡更、查房执行公务时才能在他们使用的灯笼上写上与其身份相关的大字。而屋前悬挂的灯笼,也只有官衔在尚书以上的才能挂写有“府”字的灯笼。

   到了后来,灯笼慢慢有了新的变化,也没有那么讲究了。不仅色彩丰富,还加上了有趣的故事。“我记得小时候,整条街像是比赛似的,每户人家都会挂出自家的灯笼,有八仙过海、嫦娥奔月等等,非常有意思。”熊棣和告诉记者,那是纸灯笼最受欢迎的年代。

   “一般年底12月份销量最大,这时候有结婚、房屋下桩、封顶、乔迁,还有各个宫庙使用的油纸灯笼。最忙的时候,过年那几个月里要做出300多对灯笼出来。”加之精美的纸灯笼工艺繁琐,且容不得一点赶工的迹象,因此,熊棣和常常宁愿为了保证质量而放弃一些订单。

   在熊棣和的房子里可以看到很多的纸灯笼,且个个做工细致,相同样式的灯笼长宽差距不会超过1厘米。“在选材料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到编织的效果了。”

   熊棣和所用的大概都是2年左右的青竹或丹竹,且中间不能有竹结。刨去粗糙竹面,裁截成一条条长40厘米的竹篾。十几根竹篾在熊棣和的手中编成了网格大小相同、周边圆润的椭圆形灯笼。因为竹子有一定的柔软度,因此在熊棣和的拉扯下可以做出不同的形状。

   “做工最慎重的是裱糊和书写了。”他再三地强调,千万不能因为偷懒或者赶工,而省去任何一道工序。熊棣和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拿着一个编制好的灯笼做示范。只见他把调好的糨糊,一边用棕刷一层层地涂在竹子上,一边用砂纸包裹起来。“第一次裱糊后要在太阳下进行晒干,然后再用浓糨糊重复第一次的工序,之后还要在阳光下晒干第二次。”

   “没有经过日晒,这样做出的灯笼不仅容易变形,且整体的质量也会不好。”最后,便可以按照客户的要求,在晾干的灯胚烤焙纸上描画,还需要涂刷一层桐油,让整对灯笼看起来有光泽、亮度,更加牢固;再安装灯脚,即将小圆木片灯脚上的铁丝从灯笼的底部拉穿过顶部,加上铁丝、插蜡烛的灯台等……一个精美的纸灯笼便产生了。

   60多年来,熊棣和已经把这套制作灯笼的工序重复了成千上万遍,“但是我还是记着第一次做灯笼的样子,也一直提醒自己要像第一次那样认真。”熊棣和说。

   古稀之年不停工

   经过不断探索,熊棣和掌握了各式灯笼的油纸制法,熟知工艺流程,了解各个灯式、各个图案、不同色彩的文化内涵,以及制作过程的各个关键秘诀、特殊配方和火候时机。

   他的油纸灯笼制法自成体系,从天地灯、宫庙灯、宜居灯到结婚灯、寿灯、照明灯,都有不同的设计与故事。上世纪80年代,油纸灯笼应用于客家传统民俗各个方面,不同场合使用不同制式、不同内涵的油纸灯,有着严格的礼制内容和丰富的民间传说。

   提起油纸灯笼工艺的传承,熊棣和面露淡淡的忧愁:“以前做的人挺多,这一带有十几户做灯的,但因为做这种传统纸灯笼繁琐而且钱赚得不多,现在只剩下一两家了。祖先留下来的传统,要是在我们手上断了不好,也不想断,怕人家没地方买。”

   熊棣和非常担心这份祖辈留下来的传统手艺会流失,所以他一直默默坚守着这项象征吉祥的传统手工艺,并把它传给下一代。

   “我三个的子女中,虽然有的当老师,有的在医院上班,但是每一个都熟知纸灯笼的制作工艺。”说到这里,熊棣和欣慰地表示,因为年纪大了,所以过年之时订单稍多的时候,儿女都会过来帮忙一起做。

   以前,农村的房屋大同小异,但是每家每户的大门两边都会挂上灯笼,而灯笼上的姓氏便发挥了“门牌号”的作用。而今,大家从老屋搬了出来,住进了高楼住宅,便很难用上纸灯笼了,只有在红、白喜事、祖公转火、上灯等时候才会用上。加上红布宫灯的出现,白砂纸做的竹灯笼只能停留在人们旧时的记忆里。

   “不过只要有一个客户来找我做灯笼,我都会接受。不为赚钱,只是想让这纸灯笼能多出现在人们的眼中。”熊棣和望着一个个自己精心制作的成品,好似把自己的美好心愿也装载到这象征吉祥如意的灯笼里面。
 

【责任编辑:刘海洋】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理事单位 | 广告代理 | 战略合作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公告公示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新闻社 电子邮件:zgbdxws@126.com  监督电话: 010-52872529 法律专职律师:覃健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京ICP备:京ICP备15044995号 公安部:京公安网安备:11011202001965号 技术支持:信诚网络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