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主页 > 人生回忆 >

人生回忆

一位甘肃政法干部的岁月沉思大型系列报道连载

时间:2017-08-06 06:38 作者:裴国栋 来源:中国报道新闻网 点击量: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
 

       (本报北京讯)裴国栋 男,汉族,出生于1950年7月17日(农历6月初3日)。甘肃省清水县贾川乡裴家庄人。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先后任天水地委报道组新闻工作者、清水县委报道组组长、天水地区劳改支队办公室主任、天水地区司法处办公室主任、天水市法学会秘书长、天水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天水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等职。2010年按副地级干部待遇退休。在国家级、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过近千篇文稿;起草撰写过大量的公文类文章。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曾多次受中央和省、市的表彰奖励。中央组织部﹑中央综治委曾给予嘉奖。
 


作者故居—    清水县贾川乡裴家庄
 

一位甘肃政法干部的岁月沉思系列报道之一


作者工作过的地方—天水市人民政府



2016年5月份少华社长采访作者裴国栋时的合影。


 

2017年8月4日中国报道新闻社社长少华同志,一画开天文化艺术协会执行

主席顾亚东,前往甘肃天水作者裴国栋家中看望并合影留念。


 
 

自       序
 


       我原定的书名为《往事回睦》,在修改时总感到平淡无味。文章中涉及的许多内容是自己成长过程中对社会、人生、世事的一种洞察和审思。即更名《岁月沉思》为本文的书名。

       书槁成文后“中国报道新闻社”以《一位甘肃政法干部的—岁月沉思》为标题分别在“中国报道新闻网”、“中视网”、“一画开天艺术网”三个媒体同步并机连载。对我鼓舞很大,督促我对此文进行了修改校正。

       《岁月沉思》实际是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主线,真实地记录了记事以来近六十年个人、家庭以及整个家族在社会变革中的悲欢离合。本书从家庭变迁、个人成长过程和事业奋斗中折射出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环境、风土人情和社会发展变化过程及自己人生旅程中的成败得失。它用真实的史料,把人生经历中发生的一些事件呈现出来,表现出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血肉关系。实际是我人生的感悟,历史的见证、时代的记录,也是本人对一些社会问题的思考。

       时光流逝,荏苒的时光就这样悄悄地,慢慢地消失了。

       在我短暂的一生中,走过风、走过雨;经历失败、体会成功;品尝过痛苦、享受过欢乐;走过泥泞、踏过坎坷、经历过挫折和万苦千辛才幸运的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阳光小路。远去的尘封往事值得品味,逝去的青春值得回忆,走过的路子留下了时代的印痕,藴含着成长的足跡。

       往事历历在目,心绪不堪回首,每当我闭上眼睛沉思,那故乡的炊烟、童年的月夜、父母亲的教诲,还有身后留下的串串人生足迹,以及那山间不知名的花草发出的淡淡清香和村前东流小河潺潺的水声……犹如一幕幕古老电影镜头似的在脑海反复显现,仿佛把我带到了已然逝去却永不会磨灭的远方。

       在我的人生旅途中,幼年经历了人民公社化“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的忍饥挨饿;上学期间遇上了“文化大革命”,在停课闹革命的浪潮中上北京接受毛主席检阅和“长征大串联”;退学回乡后,在生产队“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披星戴月,战天斗地,投入到改天换地的战斗行列;在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的浪潮中当上当上了民办教师,不拿工资拿工分,在教书育人的行列工作了五年多时间;后来有幸被推荐上大学,成为特殊环境下的“工农兵大学生”;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先后在新闻单位、政法部门工作三十五年时间。在我的人生旅途中,从一名农村放牛娃到一名国家工作人员,经历了身份的变迁和各种政治运动。回想起来这些历历在目,件件在心。

       闲暇之余,和同事聊天,与家人交谈,就会谈及幼年时的家庭磨难;学生时代的学习生活;父母﹑兄弟姐妹的生离死别;参加工作后的岗位的变迁。这些往事,恍如昨日。故此在同事和家人的鼓励催促下,我坐在电脑桌前,生疏地敲起了电脑键盘,把学习打字与往事回忆同步而行,开始回忆走过的路、沉思人生旅途中遇到的事件和人物。

       回忆走过的路,我珍惜了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人生在世,与父母、妻子、儿女、同事和朋友之间相处实际都是一种缘分。坦诚地说,不论是在家庭、在单位还是朋友之间,我始终怀着一颗诚挚的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我深深地感谢曾经帮助、培养、教育我的领导和同仁,使我这个农民的儿子在政府部门有了一席之地;感谢所有关心过我的亲人、同事、朋友,帮我渡过工作和家庭的道道难关;感谢九泉之下的父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养大;感谢我的兄弟姐妹,是他们起早贪黑挣工分供我上学;感谢我的家人与我风雨同舟,共患于难,共同支撑了这个家庭!

       在我的一生中付出与缘分紧密相连,我与任何人没有大的过结。我问心无愧,尽管太多的辛酸融进了昨日的犁铧;尽管难以抹去的忧伤充斥着我的心灵;尽管大半生的精力挥洒在征途上;尽管痴笑我傻的声音挥之不去……但我做人的唯一指南是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感到慰藉的是自己的正直与诚实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我没有著书立传之意,也没有在人前评功摆好之念,只是想把自己的经历述说给后代,让他们知道我们这代人坎坷的经历和辛酸的奋斗史,让他们不要忘记在人生道路上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好人之恩。让他们牢记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开拓事业,成就美好未来,让他们从我人生的成败得失中吸取教训,走好自己的路。

       文章是现在写成的,而所讲述的许多事情,都是发生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到廿一世纪初的陈年旧事。当年所亲身经历过的人,有的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有的也将是古稀之年。这其中的许多事件是对是错,历史大多已有定论。暂无定论的我也不多加评论,只好由后人去评说罢了。

 

贺国栋同学《岁月沉思》付梓

 

冯天真 于甲午秋月
 


黄河岸畔幸识君,
 

四十年来谊长存。
 

生计艰难半书泪,
 

事业有成一路平。
 

孝親未尽终抱憾,
 

仁爱永留昭后生。
 

大梦醒时向晚唱,
 

妙笔生花著乡亲。
 

 

★  冯天真:作者系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学。

 

出身篇(一)

五叔送我的半碗炒面和一张山羊皮系列报道之(九)

 

 

       我过继父叔后在五叔家生活不到三年时间,后来虽然离开了五叔和五娘,没有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但我发现五叔和五娘仍然偷偷地爱着我,呵护着我。我也始终没有忘记他们的养育之恩,对五叔和五娘也格外亲切,我们之间一直默默的潜藏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特殊情感。这种情感也促使着我把五叔和五娘如同亲生父母一样的爱戴。

       五叔关爱我的事举不胜举,这些事也永远铭刻在我的心灵深处。这里我先说说生活困难时期五叔送我的半碗熟面和一张山羊皮的两件事,这两件事在我脑海中始终无法湮没,也充分证明了我们叔侄之间难以割舍的情缘。

       我们村中间有个叫广播场的地方。这个地方实际是解放前村上大户人家的碾麦场。后来,被人们推倒墙,变成村民们经常聚集活动的场所。生产队在这个地方修建了个几间土瓦房的仓库,仓库门口曾栽有装广播匣子的电杆,广播匣子长宽一尺左右,是当时县广播站唯一通向村庄的宣传工具。广播作为一种新事物刚传到我们这个偏僻落后的山区时,人们感到非常神奇。小时侯坐在广播场里听广播的经历,也成为我们这一代人难以磨灭的不朽记忆。一个小小木匣中能说话﹑会唱歌。一些年岁大的人认为这个小木匣中藏有小人,嚷着要打开看个究竟。甚至有的传说得神乎其神,带上了封建迷信色彩。每天晚上八时左右广播匣子响起,开始播诵节目,我们小孩子天还没黑,就拿上小板凳抢占有利地方晚上听广播呢!后来,虽然电线杆和广播匣子都不存在了,但村民们一直把这个地方叫广播场里。广播场这个名字流传至今。

       在“广播场”里生产队有个简易仓库用来储备作物种子和集体财产。1961年春季灾荒时,生产队把洋芋下种后,切除的坏洋芋及皮倒在仓库门前。这些坏洋芋经过风吹日晒被凉晒干,我无意发现可以充饥。这一发现喜出望外,生怕其他人知晓和我抢吃,就悄悄美美的“饱餐”了一顿。其结果造成食物中毒,上吐下泻,奄奄一息的直挺挺的躺在门口。记得那天父母亲不在家,五叔发现后,二话没说把我抱在怀里,直往他家走去。他边走边说:“把我的娃怎么饿成这样?我的娃要好好的,好日子还在后边呢!”他的热泪不停的洒落在我的脸上。那时,五叔家只有五叔和五娘两人,五叔又给生产队作务过菜园子,家境比我家好些。到了五叔家,我处于半昏迷状态,五叔把我平放在炕上,四肢不收地躺在那里。五叔把地上一条四条腿的长条木凳放在炕上,站上去从屋顶的椽缝中找出不到二斤的熟面(粮食炒熟后加工的面粉),取了半碗,塞在我手中,含泪说:“国栋吃吧,我的孩子,要挺得住,好好的活下去啊!”我狼吞虎咽地吞食了这半碗熟面。吃了五叔的那半碗熟面后,立即神奇般的好了,不是药胜似药,在哪个年代半碗能救活一个人的命。说起那半碗炒面,至今感到无比的香,是天下最好吃的美食,是五叔的真情所在。如今酒宴上的山珍海味怎能和那半碗熟面相比呢?多少年来,这半碗熟面的香味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半碗熟面不是普通的熟面,是它救了我的命,也是叔侄血浓于水真情的见证。

       1966年秋,我小学毕业考上了清水县第二中学。清水县第二中学座落在离裴家庄二十华里的金集镇山梁上。这个山梁是清水县西部海拔最高的地方。由于地势高,一年四季没有不刮风的时侯。即是在盛夏六月也凉风嗖嗖,寒气逼人。当时,考上中学后家里穷得连被褥都置办不起。母亲从炕上揭下补了又补、缝了又缝的那片家中“公用”被子。那时盖被窝不像现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床被窝,而是一个火炕上只一个被子。记得我们全家五口人炕上的一床被子,盖了上边没下边,盖了左边缺右边。如果我拿去这床被子后,全家人只得滚光炕。为了我上学有被子,母亲强扮笑脸对大家说:“娃上学是好事,等娃上学出来有了工作,挣了钱,给大家买新的,我们在家里忍耐忍耐就过去了。”就这样我揭走了我们全家的那床“公用”被子,解决了我上学没被子的问题。被子解决了,但褥子无论如何没有办法解决。说句不怕人笑的话,在我小时侯我们那里穷苦农民是光屁股滚热炕,根本没有褥子可铺。那时,清水县二中条件极差,冬天取暖连个火炉子都没有,学生宿舍是硬床板大通铺。开始我没有褥子晚上把被子铺半边盖半边还算过得去。可到了白天,唯有我的那块床板上没有褥子,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有的同学挖苦说:“裴国栋是我们班上的‘困难户’,穷得连褥子都没有。”这话虽是挖苦人的话,但我家确实穷这是事实。五叔知道这个情况后,即把他在生产队放羊时保存下来的一张山羊皮徒步十多公里送到学校,让我把这张山羊皮当褥子用。这张羊皮暖在身上,热在心里,我永远永远不会忘记五叔送我的那张山羊皮,更不会忘记这深深的父爱。

       1991年对我来说是个非常的年份。这一年“死亡”两个字离我特别近。这年秋天,我突染急疾,被陕西省中医研究院误诊为横结肠癌。虽然是误诊,但对我是一场生死考验。我在西安、天水先后住院治疗半年多时间。后来去老家裴家庄休养。在修养时又得到了五叔的全力关照。我家已搬进城十多年时间,老家什么生活用品都没有,生活极不方便。五叔帮我准备了锅碗瓢勺等生活用品。由于他非常担心我的病情,所以平时性格开朗,爱说爱笑的五叔,那段时间,突然变得满脸愁容,少言寡语,人们给他打招呼都爱理不理。五叔为了照顾好我的生活,每天将亲手作务的水果、蔬菜送到我身边。每当看见年迈的五叔拄着棍子艰难地迈进我家的门槛时,我心里难受极了,真难为了他老人家!

       在往后的日子里,我每次回到老家时,五叔也总是围在我的身边,不是给我准备最爱吃的饭菜,就是给我送来他亲手作务的苹果、葵花籽等农副产品。每当村民提及我在大机关干工作时,他总是乐滋滋地说:“国栋孩子真有出息,没有给咱家丢人!”

       2002年秋天,我回老家始终没有见到五叔他老人家的踪影,其结果五叔唯恐我走得快,独自一人在自家果园里摘了满满一筐苹果,费了很大力气提到我返程的路上。他拄着那根他多年拄的弯曲的不棍,站在马路的中央等待我的到来。我瞧见他手提满满一筐苹果,站在路中央左摆右晃地的模样,不由得我流下激动的泪水。父母去世后,只有五叔对我才这样的好。他的恩情我是终生难以报答。可谁知这次是我最后一次和他老人家见面,竟成了永诀。
 

【责任编辑:刘海洋】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理事单位 | 广告代理 | 战略合作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公告公示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新闻社 电子邮件:zgbdxws@126.com  监督电话: 010-52872529 法律专职律师:覃健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京ICP备:京ICP备15044995号 公安部:京公安网安备:11011202001965号 技术支持:信诚网络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