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主页 > 人生回忆 >

人生回忆

一位甘肃政法干部的岁月沉思大型系列报道连载

时间:2017-08-10 06:31 作者:裴国栋 来源:中国报道新闻网 点击量: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
 

       (本报北京讯)裴国栋 男,汉族,出生于1950年7月17日(农历6月初3日)。甘肃省清水县贾川乡裴家庄人。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先后任天水地委报道组新闻工作者、清水县委报道组组长、天水地区劳改支队办公室主任、天水地区司法处办公室主任、天水市法学会秘书长、天水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天水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等职。2010年按副地级干部待遇退休。在国家级、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过近千篇文稿;起草撰写过大量的公文类文章。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曾多次受中央和省、市的表彰奖励。中央组织部﹑中央综治委曾给予嘉奖。
 


作者故居—    清水县贾川乡裴家庄
 

一位甘肃政法干部的岁月沉思系列报道之一


作者工作过的地方—天水市人民政府



2016年5月份少华社长采访作者裴国栋时的合影。


 

2017年8月4日中国报道新闻社社长少华同志,一画开天文化艺术协会执行

主席顾亚东,前往甘肃天水作者裴国栋家中看望并合影留念。


 
 

自       序
 


       我原定的书名为《往事回睦》,在修改时总感到平淡无味。文章中涉及的许多内容是自己成长过程中对社会、人生、世事的一种洞察和审思。即更名《岁月沉思》为本文的书名。

       书槁成文后“中国报道新闻社”以《一位甘肃政法干部的—岁月沉思》为标题分别在“中国报道新闻网”、“中视网”、“一画开天艺术网”三个媒体同步并机连载。对我鼓舞很大,督促我对此文进行了修改校正。

       《岁月沉思》实际是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主线,真实地记录了记事以来近六十年个人、家庭以及整个家族在社会变革中的悲欢离合。本书从家庭变迁、个人成长过程和事业奋斗中折射出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环境、风土人情和社会发展变化过程及自己人生旅程中的成败得失。它用真实的史料,把人生经历中发生的一些事件呈现出来,表现出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血肉关系。实际是我人生的感悟,历史的见证、时代的记录,也是本人对一些社会问题的思考。

       时光流逝,荏苒的时光就这样悄悄地,慢慢地消失了。

       在我短暂的一生中,走过风、走过雨;经历失败、体会成功;品尝过痛苦、享受过欢乐;走过泥泞、踏过坎坷、经历过挫折和万苦千辛才幸运的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阳光小路。远去的尘封往事值得品味,逝去的青春值得回忆,走过的路子留下了时代的印痕,藴含着成长的足跡。

       往事历历在目,心绪不堪回首,每当我闭上眼睛沉思,那故乡的炊烟、童年的月夜、父母亲的教诲,还有身后留下的串串人生足迹,以及那山间不知名的花草发出的淡淡清香和村前东流小河潺潺的水声……犹如一幕幕古老电影镜头似的在脑海反复显现,仿佛把我带到了已然逝去却永不会磨灭的远方。

       在我的人生旅途中,幼年经历了人民公社化“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的忍饥挨饿;上学期间遇上了“文化大革命”,在停课闹革命的浪潮中上北京接受毛主席检阅和“长征大串联”;退学回乡后,在生产队“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披星戴月,战天斗地,投入到改天换地的战斗行列;在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的浪潮中当上当上了民办教师,不拿工资拿工分,在教书育人的行列工作了五年多时间;后来有幸被推荐上大学,成为特殊环境下的“工农兵大学生”;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先后在新闻单位、政法部门工作三十五年时间。在我的人生旅途中,从一名农村放牛娃到一名国家工作人员,经历了身份的变迁和各种政治运动。回想起来这些历历在目,件件在心。

       闲暇之余,和同事聊天,与家人交谈,就会谈及幼年时的家庭磨难;学生时代的学习生活;父母﹑兄弟姐妹的生离死别;参加工作后的岗位的变迁。这些往事,恍如昨日。故此在同事和家人的鼓励催促下,我坐在电脑桌前,生疏地敲起了电脑键盘,把学习打字与往事回忆同步而行,开始回忆走过的路、沉思人生旅途中遇到的事件和人物。

       回忆走过的路,我珍惜了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人生在世,与父母、妻子、儿女、同事和朋友之间相处实际都是一种缘分。坦诚地说,不论是在家庭、在单位还是朋友之间,我始终怀着一颗诚挚的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我深深地感谢曾经帮助、培养、教育我的领导和同仁,使我这个农民的儿子在政府部门有了一席之地;感谢所有关心过我的亲人、同事、朋友,帮我渡过工作和家庭的道道难关;感谢九泉之下的父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养大;感谢我的兄弟姐妹,是他们起早贪黑挣工分供我上学;感谢我的家人与我风雨同舟,共患于难,共同支撑了这个家庭!

       在我的一生中付出与缘分紧密相连,我与任何人没有大的过结。我问心无愧,尽管太多的辛酸融进了昨日的犁铧;尽管难以抹去的忧伤充斥着我的心灵;尽管大半生的精力挥洒在征途上;尽管痴笑我傻的声音挥之不去……但我做人的唯一指南是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感到慰藉的是自己的正直与诚实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我没有著书立传之意,也没有在人前评功摆好之念,只是想把自己的经历述说给后代,让他们知道我们这代人坎坷的经历和辛酸的奋斗史,让他们不要忘记在人生道路上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好人之恩。让他们牢记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开拓事业,成就美好未来,让他们从我人生的成败得失中吸取教训,走好自己的路。

       文章是现在写成的,而所讲述的许多事情,都是发生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到廿一世纪初的陈年旧事。当年所亲身经历过的人,有的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有的也将是古稀之年。这其中的许多事件是对是错,历史大多已有定论。暂无定论的我也不多加评论,只好由后人去评说罢了。

 

贺国栋同学《岁月沉思》付梓

 

冯天真 于甲午秋月
 


黄河岸畔幸识君,
 

四十年来谊长存。
 

生计艰难半书泪,
 

事业有成一路平。
 

孝親未尽终抱憾,
 

仁爱永留昭后生。
 

大梦醒时向晚唱,
 

妙笔生花著乡亲。
 

 

★  冯天真:作者系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学。

 

事业篇(二)

在工作岗位上的担当系列报道之(八)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俗语来自戏剧“七品芝麻官”清苑县知县唐成不畏权势,与明朝大贪官严嵩之权贵做斗争的故事,体现了七品知县大智大勇,不畏权势的勇气和作为,体现了为官之道与其个人的人格魅力,在民间广为传唱。这句俗语的意思是当官没担当,不为民办事就该退位让贤了。我不论在农村当农民还是在领导干部岗位上,始终积极认真地肩负责任,干好自己的工作。在市委政法委工作的二十三年中,我始终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性质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营造良好治安环境。所以,我在岗位上时,尽力解决了一些治安突出问题,全力维护群众的利益。

       1989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腐朽没落的糟粕乘虚而入。一段时间,社会上卖淫嫖娼﹑聚众赌博﹑制贩淫秽物品﹑利用封建迷信骗钱害人、吸食贩卖毒品﹑拐卖妇女儿童等社会丑恶现象泛滥。根据上面的要求,市上成立了扫除“六害”办公室。从天水市公安局、市人民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市妇联等单位抽调了十多名干部为办公室工作人员,由我具体负责带领办公室人员组织﹑指导﹑协调,抓扫除“六害”工作的开展。北道埠是个旱码头,客流量大,治安情况复杂,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的张家村、吕家村、何家村和寨子四个村出租房多、流动人口多,治安状况极为复杂。为彻底解决这里的治安突出问题,我协调从市公安局抽调二十多名警力,采取便衣化装侦察的办法进行调查,取得第一手材料后,抽调人员以旅客的身份从甘谷火车站乘车到天水站下车,住进私营小旅店侦察。取得第一手材料后,采取收网行动抓捕违法犯罪分子。收网的那天,从天水市武警支队和其它县区抽调公安民警进行围歼,一举抓获违法犯罪人员三十多人。在这场扫“六害”斗争中,组织开展了多次声势浩大的集中统一行动,破获了一批案件,抓捕了一批违法犯罪人员。举办了战果展览,召开了赃物返还大会,深受群众的好评。这项工作搞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基本做到了电视上有看的,报纸上有读的,广播里有听的。秦城﹑北道两区在正月社火表演中,群众也创造出了许多颂扬扫“六害”战果的节目。

       1992年前后,秦城市区入室盗窃﹑扒窃﹑盗窃自行车的案件发案率上升,群众深受其害。我又全身心的投入到反盗斗争中。多次深入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调查研究,抓工怍措施落实。我几乎跑遍了秦城城区所有居民楼院。和公安机关配合,督促建筑单位在居民楼院修建看护房,基层党政部门落实看护人员,落实看护措施。东团庄小区是市直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居住的一个拥有二十多栋房一千六百多户近万人居住的居民住宅区。当时,是一个无围墙、无看护人员、无门卫值班、无看护房的“四无”居民住宅区。小区内盗贼猖獗,家家被偷,户户被盗,成为市直机关干部街头巷议的热门话题。我也住在该小区,我家柴房也先后被盗过两次,女儿两辆自行车被偷走。一些干部半开玩笑地对我说:“‘裴综治’真没治,连自己的门都没有看好。”我深感责任重大,下决心解决这里的突出问题。我多次召集公安、建设、房管等有关部门反复研究,制订整改措施。反复宣传国家建设部、公安部关于开发建设把公用设施纳入规划的规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谁主管谁负责”的有关精神。通过做工作,建筑商出售了一个单元的楼房,用这些钱为东团庄小区修建了围墙、看护房并安装电动大门,落实了看护人员,使这个脏乱差的居民住宅区一跃变成全市有名的安全文明小区。

       秦安县莲花镇一度时间违法犯罪人员撬门扭锁、偷鸡摸狗的事经常发生。不法之徒在粮食集市上公开抢夺农民交易的粮食及农副产品。犯罪分子把自己的名章偷偷的盖在群众所粜粮食口袋上,以粮袋上自己名章有记为由,从群众手中明夺硬抢,坑害乡民。我听到群众反映后,非常气愤,痛下决心灭掉这些犯罪分子。首先,我深入到秦安县调查研究,组织公安人员深入调查取证。在取得大量证据的基础上,与县公安局共同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组织力量,进行围歼,一举抓获违法犯罪分子三十多人。同时,组织力量进行了集中整治,限期改变了这里治安面貌混乱的状况。

       1995年入夏以来,一些不法之徒打着“啤酒乐园”的幌子,在天水市城区宾馆饭店聚众大搞博彩赌博。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在城区宾馆、饭店等公共场所发展到三十多家。据反映,有的人一夜输钱二﹑三十万元,搞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群众怨声载道!于是,就协调秦城公安分局,采取果断措施对这种非法敛财活动予以打击取缔。当日,组织了一百七十多名警力,包抄所有博彩赌博场所,一举抓获审查违法人员三百多人。某宾馆正在召开一个全省性的会议,个别预会人员也在参赌,在抓获的人员中涉及参会县级干部八人。这件事我们虽承受了一些压力和非议,但我始终认为做的是对的,坚持观点,绝不后悔。

       天水境内陇海线横穿而过,线段长二百多公里。天兰线(天水至兰州铁路线)的治安混乱在全国出了名。一些铁路沿线的群众毫不隐瞒的说:“若要富,偷铁路。”一些犯罪分子把偷铁路作为了发家致富的门路。从火车上卸下来的洗衣机装粮食,电冰箱作牛槽。为解决天兰铁路治安混乱的状况我付出了艰辛努力。1992年成立了天水市铁路联防办公室,我兼任办公室主任。在天兰线铁路沿线成立了十支铁路护路联防队,招聘了一百三十多名专职护路联防队员,昼夜巡逻在铁道线上。一些重点路段我还亲自带领队员蹲点守侯,抓现行。对配合不到位的铁路部门登门拜访,最终达成共识,取得了这些部门的理解、配合与支持。对个别违法乱纪,故意制造障碍的铁路职工,采取了法律措施,扫清了障碍。在我市创造出的“地铁联手,维护治安,确保畅通”的经验,得到了省委和兰州铁路局的充分肯定,并在武山县召开了全省现场会议,总结推广了我们这一作法。通过地方和铁路的共同努力,扭转了铁路治安混乱的状况。出现了案件下降、货赔减少的好势头。天水市铁路护路联防办公室被评为全国“严打”整治先进集体,受到了中央政法委的表彰奖励。

       我敢于碰硬,正确使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央赋予了“一票否决权制”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央赋予了“一票否决权” ,如果哪个单位因领导不重视,而导致发生治安问题的就给予“一票否决”的处罚。明确规定该单位当年不得晋级晋升,领导也不得提拔重用。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人际关系复杂的情况下,这个权力掌握使用有一定难度。容易出现处罚无权单位容易,处罚实权单位难;处罚平头百姓容易,处罚领导难等问题。有的单位发生了严重的刑事治安案件,就“找关系,做工作,走后门”说情免予处罚。甚至有的单位做通分管市委领导的工作,打招呼不要处罚。在这个问题上,我不徇私情,坚持原则,该处罚的坚决处罚。我没有干“罚小不罚大,罚软不罚硬”和“软处好取土,硬处好打墙”的事。市直一个部门是省、市上先进单位。该单位管理不善,有名职工挪用贪污公款二十多万元。我们拟定处罚,这个单位的领导把市上主管领导的工作做通不让处罚。分管领导找我谈话:“他们是省、市先进单位,当年已拿到二十几项奖,唯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不但得不到奖励反而要处罚,看是否可以通融一下。”我一五一十的向市委领导通报了该单位的重大发案情况,讲清该处罚不处罚对工作带来的不利因素。就仍毫不含糊地对这个单位按规定进行了严肃的处罚。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有人说:“老裴是个死犟板,只认了‘综治’一顶帐篷!”

       我非常注重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探索创新,抓样板,树标兵努力搞好工作。1992年我随同市精神文明建设考察团去河南、山东考察学习,借鉴了山东省一些地方与县区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的经验,于当年开始市上与县区、市直综治成员单位签订了社会治安目标管理责任书。这一做法成为全省在地市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的第一个地市。2003年3月,我随同甘肃省综治基层基础建设考察团,学习借鉴了上海、江西、浙江等省市的社会治安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的经验,提出了在我市社区建设一个流动人口管理站、一个物业保安队、一个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一个警务室的“四个一”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工程。这项工作又成为我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一大亮点,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进行了推广。2005年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工作改变了过去的挂横额﹑刷标语大呼大雷的作法,特别是经费问题制约着这项工作的开展。于是,我探索综治宣传走市场化的路子。我与天水利通广告公司协商,由广告商出资赞助,在喷绘宣传商业广告的同时,利用一定的版面宣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这样,既解决了综治宣传经费不足的问题,又提高了宣传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也为商家做了商业广告的宣传。这项工作在全省也仍然是第一家。定西、甘南、陇南等市推广了我们的这一作法。天水利通广告公司也逐渐在外地利用综治宣传工作发展壮大了自己的业务。时任甘肃省综治办副主任的姬平同志很有风趣地说:“老裴年年有新点子,天水综治工作年年有新招!”
 

【责任编辑:刘海洋】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理事单位 | 广告代理 | 战略合作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公告公示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新闻社 电子邮件:zgbdxws@126.com  监督电话: 010-52872529 法律专职律师:覃健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京ICP备:京ICP备15044995号 公安部:京公安网安备:11011202001965号 技术支持:信诚网络 Power by DedeCms